跳转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H)

约 1380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7 分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H)

学习内容

中国近现代历史包括19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解体至今整整170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而怎样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虽然名为史纲,重在纲,而非史。这门课的培养目标是在同学们心中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立场。

课程教材以及参考书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

分数组成

  • 平时70%,考试占30%

考试(卷面100分)

  • 采取开卷考试形式(可以带教材和一切手写资料,打印、复印资料一律不许在考试中使用
考试题型:

最新版题型: 1. 多项选择题(至少有2个正确选项,选错和多选少选都不给分):10题,20分; 2. 材料分析题1大题(含2小题)20分; 3. 论述题:3题,60分。建议从后面开始题目开始写(批对不批错原则,尽量多写)。

平时成绩分布(按100分计算)(视教学班所定)

线上Mocs学习成绩60分

请各位同学尽快参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OOCs课程学习,[[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JU-21001?tid=1472202446|学习地址]] 同时参加相应的慕课堂学习,扫码加入慕课堂二维码

  1. 完成MOcs课程各项学习任务(包括每周作业、参加课程交流区讨论和最后的线上期末考试),占50分(MOcs成绩满分为百分制,每位同学Mocs成绩乘0.5折算)。

    [!tips] - 讨论课共回答三个问题就可以拿到讨论20分 - 要记得互评同学的作业(一共要评六个作业,记得完成互评) - 如果时间过了,就尽快联系老师。

  2. 观看MOOCs课程的所有教学视频,占10分。春学期第7和第8周为实践教学和线上学习时间,线下课堂停课。

读书考核(口试)10分(成绩分配采取分数包形式)

各学习大组根据自己喜好选取读书组合中的1个作为该组课外阅读的对象,各读书组合只允许被选1次,采取先到先得原则进行读书组合选择。在读书组合 选定后,各组组长向老师提供详细的读书组合阅读分配表。 课外读书考核采取口试形式,老师根据各组提供的读书组合阅读分配表随机选择团队某一成员回答相关问题,并给出考核分数。如该次答题较不理想,可允许该组申请第二次答题,第二次答题由该组成员合作后回答。如不选择第二次答题,则第一次答题成绩即为该组读书考核最终成绩,如果选择了第二次答题,则该组读书考核最终成绩将由两次答题成绩加权平均后得出,第一次答题成绩占最终成绩的50%,第二次占最终成绩的50%。 各组的读书考核统一安排在夏学期第3周进行。

考勤15分

根据学院要求,考勤次数不得少于6次,累计缺课6次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考勤分两种方式: 1. 通过学在浙大的智慧课堂全体考勤 2. 上课时抽取同学回答问题时进行个别考勤,考勤一次不到扣5分。 注意:如同学因病或其他学习任务关系要缺席某次课堂,应及时向老师和课代表请假。

讨论课15分(具体安排内容见参考资料)

讨论题目及时间安排:

穿越题:假如你在19世纪80年代中叶穿越为慈禧,你如何振兴中华(春学期第6周)附体穿越

展示题

假如我穿越为慈禧,如何振兴中华。

穿越类型:单穿+附体 附体对象:中国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 穿越时间,19世纪80年代中叶(1884年) 穿越讨论时间阶段:1884-1908年(历史上慈禧死去的年份)

任课教师

赵晖

查老师评分9.98 链接:https://chalaoshi.buzz/t/1546/

参考资料

暂无……

学习建议

在赵晖老师的课堂上,这门思政课也许能够更加贴近历史的真实面目。在每一讲的开头和结尾,老师都会给出参考资料,这些资料来源广泛,既有内地学者的著作,也有海外学者的评述。对历史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沿着老师的课堂内容,去深挖其背后的一些故事;对历史也许不那么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下感受他讲课的魅力。如果不巧,选上课的这个学期比较忙碌,平时课上不能做到十分认真的听讲,也可以通过mooc和讨论课实现时间分配和绩点的平衡。总的来说,赵晖老师的史纲课事情不少,但是听起来很有收获,建议放在不那么满的课表中好好品味。